- 來源:
- 發布時間:
為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工作,切實解決城軌快線系統設備建設和運營管理面臨的實際問題,結合《多運營主體共存下城軌快線調度指揮模式研究》和《不同投融資模式下運營管理方式的研究》的調研主題,扎實推進城軌快線調度指揮、智能運維、同相供電、智慧車站等專題技術研究,近期,由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吳明帶隊,運營管理部、系統設備部部長張勇及相關人員組成調研組前往廣州地鐵、深圳地鐵開展學習調研。
調研組重點調研了廣州地鐵18/22號線、14/21號線、廣佛線,深圳地鐵龍華線(4號線)。針對同相供電裝置運行狀況、現場體驗智能語音購票、智能客服、無人值守的智能票亭、一體化智能安檢閘機、站臺門智能信息屏、電子地圖等軌道交通智能化技術,吳明強調,智慧車站的建設應以實現協同高效的運維管理、高效便捷的乘客服務、穩定可靠的安全應急為目的,確保技術方案落到實處。
調研組還對智能運維示范基地、車輛動態檢測棚進行了實地參觀。就車輛在途狀態智能監測系統、車輛軌旁智能檢測系統等進行了交流,特別是對車輛八日檢模式、計劃修轉為狀態修等問題進行了詳細探討。
鑒于廣佛線是中國國內首條跨越地級行政區的地鐵線路,深圳地鐵NOCC是集軌道交通線網的運營指揮、資源共享協調、應急事件處理協調、信息管理和應用、網絡對外協調等五大智能于一身的“大腦中樞”,調研組分別對廣佛線不同投融資模式下運營管理方式、對深圳地鐵NOCC多運營主體共存下調度指揮模式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吳明表示,要以市域快線為抓手,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努力打造軌道交通2.0時代。市鐵路集團市域(郊)鐵路及城軌快線系統設備選型和運維管理要充分借鑒廣州地鐵、深圳地鐵的先進理念、前沿技術,為集團城軌快線15號線、27號線、璧銅線等線路系統設備的技術標準定制、后期建設、運營、運維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