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發布時間:
8月22日上午,2022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2022智博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2022智博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家網信辦、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新加坡貿工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同時首次設置主賓省,由四川省長期擔任。
本屆智博會延續“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主題,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題。大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重點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產業發展趨勢,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創新謀劃舉辦開幕式暨高峰會、展覽、論壇、賽事、發布、招商簽約等活動,集中展示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成果,全面總結前四屆智博會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本屆智博會線下展館面積9萬平方米,涵蓋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30多個領域1560多個應用場景。作為重慶都市快線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專業化公司,作為重慶交通強市建設主力軍,作為重慶數字化建管代表性企業,重慶市鐵路集團繼參加2022川渝住房城鄉建設博覽會后,在集團上下的精心籌備、密切配合下,以BIM可視化建設管理平臺、BIM智慧運維平臺、工程建設安全管控系統、城軌快線BIM模型體驗臺為主要展示板塊,成功亮相于規格更高、規模更大、內容更豐富、國際范十足的專業性盛會——2022智博會。
重慶市鐵路集團工作人員為媒體記者作介紹。為高質量發展賦能,為高品質生活添彩,智博會不斷推動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也為重慶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動力。近年來,重慶市鐵路集團乘智博會“東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等決策部署,在扎實推進智慧快軌、數字化建管、智能運維等方面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得到了主管部門和行業領域的充分肯定。
自2018年起,重慶市鐵路集團就提出了打造“智慧快軌”的目標,制定了以運營為目標、基于BIM的快線網絡全生命周期數字化建管規劃,編制并發布BIM技術應用標準和設備支撐標準,加強對項目進度、投資、安全、質量等多方面的數字化動態管理,建立快線BIM+建管應用協同中心,匯聚各參建單位力量,全方位推動基于BIM的可視化項目管理、基于GIS技術的征地拆遷和管線遷改信息化管理、基于智慧工地建設的安全管控平臺的應用推廣,不斷提高都市快線建設質量和管理水平,致力于探尋項目全生命周期BIM應用+企業信息化+GIS(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路徑。目前,BIM等新技術已經從規劃構想變為了15號線、27號線、璧銅線、江跳線等項目的具體實踐,為都市快線高質量建設和智能運營奠定基礎。
重慶市鐵路集團建設可視化協同管理平臺。BIM等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只是重慶市鐵路集團大力開展技術創新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重慶市鐵路集團不斷強化黨委統領作用,堅持以技術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著力完善都市快線網絡頂層設計,依托“官波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創新平臺載體,聯合國內相關院校、行業專家共同研究和編制《重慶城軌快線標準體系》《雙流制軌道交通技術標準體系》等標準,統籌協調開展互聯互通、換乘體系、網絡化資源共享等課題研究,建立和完善“雙流制”、城軌快線、智慧快軌等技術體系與服務標準,填補了重慶相關領域的技術標準空白,形成了多項專利成果和軌道裝備,促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運用。比如,已經于今年8月初開通運營的市郊鐵路江跳線,創新運營維保模式,采用由重慶市鐵路集團牽頭組織研發的“雙流制”技術,能夠讓雙流制列車在交流25千伏和直流1.5千伏兩種不同供電制式下運行,可以滿足市民“一車直達”等出行需求,實現市郊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貫通運營,該項技術目前屬國內首創。
交直流自動切換方案示意圖。與此同時,重慶市鐵路集團聚焦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四化”目標要求,弘揚立足創業、堅持創新、勇于創造的“三創”核心價值觀和鐵的信念、鐵的擔當、鐵的紀律、鐵的團隊“四鐵”精神,精心謀劃和重點打造都市快線文化品牌,著力打造品質快軌、智慧快軌、綠色快軌、文化快軌。
打造品質快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設計理念,重點打造功能復合、站城一體、國際品質的軌道交通服務空間,提升都市快線項目運營服務、車輛服務、車站景觀、站城融合等方面的品質,提供一流的乘客服務,提高都市快線網絡的綜合品質。同時推動TOD綜合開發與都市快線網絡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
打造智慧快軌。采用智能車站、全自動運行系統、網絡化調度等技術體系,彰顯智能服務、智能運營、智能維護、智能建造等優勢,構建智慧乘客服務體系,讓系統更安全更高效,提升市民出行品質。采用云平臺大數據技術,通過一個都市快線網絡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