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發布時間:
當前,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層出不窮,與傳統產業融合日益深入,在為經濟賦能的同時,不斷提升著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來,作為重慶市市域(市郊)鐵路、城軌快線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專業化公司,重慶市鐵路集團乘“數”而行,匯智能、添動能,認真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等文件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等決策部署,依托BIM技術,開展數字化整體規劃、頂層設計,以BIM模型為數字化底板,建設協同管理平臺體系,優化管理組織架構,深度融合工程建設管理流程,積極推動數字化建設管理轉型、城軌交通自主創新、新興信息技術與城軌交通深度融合,著力建設智慧城軌,取得了豐碩成果。集團2018年至2021年連續三年獲得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年度信息化最佳實踐優秀案例,榮獲重慶市“2021年度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數字化企業”。集團先后獲得國家級BIM比賽獎項7項,包括一等獎2項、取得相關科研成果9項,其中《基于BIM的城軌數字化建管與安全風險識別研究》被評價為智慧城軌建設重點體系深化研究項目A類成果。
一、以在建項目為依托,全面推進數字化建設管理落地實施
當前,市鐵路集團承擔市域(郊)鐵路、城軌快線在建項目6個,建設里程約273公里,總投資約1100億元。集團立足基于BIM的數字化建設管理,依托城軌快線15號線、27號線工程,秉承“全員參與”“全過程實施”“全方位管控”“協同推進”的管理理念,從管理體制建設、平臺體系建設、模型數據建設、全生命BIM技術應用、數字化驅動建設管理五個方面統籌開展數字化建設管理及深化應用工作。
(一)管理體制建設
項目前期,集團統籌規劃發布了7本BIM技術標準用于指導模型搭建及深化應用,并分別選取璧銅線(土建)、江跳線(機電)開展試點應用驗證,為后續全面應用提供技術保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成立快線BIM+建設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建立以業主為主導,BIM總體單位為技術支撐、各參建單位分工協作的“1+1+N”數字化建設管理組織保障。通過招標要求、技術導則、管理辦法,實施方案、實施流程明確各方職責、定義工作內容、規范工作流程,打造“全方位、多層級、立體化”工作模式,為數字化建設管理提供管理保障。
(二)平臺體系建設
基于集團信息化總體規劃,研發軌道交通一體化管理平臺,根據業務統籌管理需求進行分系統開發,各系統之間實現數據和業務的雙交互,最終集成于建設管理平臺。數據管理平臺作為串聯建設階段與運維階段的數據中臺,鏈接建設管理平臺與智慧運維平臺的數據傳遞、交互與共享,實現數據的傳遞共享貫穿軌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根據業務管理細度需求,系統內部分模塊定制化開發,以BIM模型為信息載體,通過表單串聯業務流程,助力實現建設項目的投資、進度、質量、安全風險的可視化、精細化、標準化管控。搭建BIM數字建造中心可視化大屏,打造基于BIM+GIS的可視化調度分析新模式。以BIM模型與視頻、監測等數據相結合實現工地24小時全方位安全監控,將項目全過程數據信息融合,直觀、快速查看各線路項目進展情況。
(三)模型數據建設
各參建方各司其事,嚴格遵循集團BIM應用標準體系相關要求,創建審核模型數據,建立模型數據多重審核機制,多層級全方位保障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統一性與及時性。按照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工程數據不同成果制定審核流程,分別從合規性、圖模一致性、提交審查資料全面性等方面開展審查工作;設計階段施行“一模四審”機制,分別為自審-設計總體審-審查單位審-BIM總體審;施工階段應保證數據的傳遞共享,主要的流程為設計交底(交付)-施工深化-監理審查-BIM總體審查-上傳平臺。
(四)全生命BIM技術應用
根據軌道交通行業特點及工程特點,結合項目建設期的業務需求與各參與方實際職責,制定本項目全生命期BIM應用技術路線,利用BIM技術服務工程需求,解決工程難題,輔助決策。
(五)數字化驅動建設管理
通過梳理業務流程,集成專項業務系統,統一數據接口,打通數據傳輸鏈,服務工程調度決策。以BIM模型和GIS數據為數據基礎,打通工程全生命周期數據壁壘,以設計階段成果管理為起點、以施工階段采集的工程動態數據為數據驅動,面向業主各職能部門及項目管理需求,融合項目建設的各參與方標準化管理流程和職責對項目進行協同管理,執行PDCA循環閉環管理,保障集團對建設工程的“四控、兩管、一協調”高效管理,并為智慧運維打下堅實基礎。
二、以智能為驅動,打造軌道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新格局
市鐵路集團基于BIM數字化建設管理新模式已在城軌快線15號線、27號線全面推行,在集團主要領導統籌指揮、集團領導小組全面支持、各部門全程參與、各參建方的全力配合下,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已形成一支專業的BIM數字化管理團隊,依托平臺+流程+表單+數據4大管理工具,實現項目質量、安全、投資、進度的精細化管控,減少因施工組織不合理造成的成本浪費,杜絕工程中的瞞報、漏報情況,并產生明顯的管理效益。其中管理人員需求減少10%,工作協同效率提升80%,項目施工工期減少180天,當前階段可測量理論總經濟效益約2000萬元,占年計劃投資額80.1%,超額完成投資指標要求。此外,因集團推進BIM技術應用實施,管線遷改工作總計已節省4000余萬元,全面實現“提檔增效”。同時基于BIM的數字化建設管理新模式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并產生了顯著推廣效益。
今后,市鐵路集團將以更高的質量、標準和要求,繼續推廣BIM數字化建設管理應用,促進集團全面向管理信息化轉型升級,為重慶市軌道交通規劃、設計、建設及智慧運維提供決策參考,推動都市快線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